◎ 文╱呂宛靜
用途
外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四大作用,用來治療皮膚方面的疾病:
1. 抗發炎作用:治療過敏、濕疹、皮膚炎、眼瞼炎、結膜炎。
2. 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球的活性而影響細胞激素作用,治療過敏性或接觸性皮膚炎、扁平苔癬皮膚病。
3. 抑制增生作用:暫時干擾表皮細胞內DNA的合成,治療乾癬、牛皮癬。
4. 血管收縮作用:使真皮上層微血管收縮,以減少紅斑。
一般,醫師會依據類固醇強度、劑型、患者部位、年紀,來選擇合適的外用類固醇藥物。
抗發炎強度分級
美國分類系統依據外用類固醇引起血管收縮的程度分為七級,也同樣反應在類固醇的抗發炎強度。第一級最強效,第七級最弱效;然而相同成分,也會因不同劑型或濃度,而有不同強度等級。(如附表)
劑型
外用類固醇的劑型,大致分為軟膏(ointment)、乳膏(cream)、凝膠(gel)、洗劑(lotion)。軟膏的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的吸收率,具保護軟化效果,缺點是太油膩,適合用於治療光滑無毛髮、乾燥或角質化部位;乳膏容易推展,可水洗不油膩,適合治療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凝膠及洗劑則較清爽,適合用於毛髮濃密部位。
(待續)
參考資料
* Beth G Goldstein MD.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Use and adverse effects. Post TW, ed. UpToDate. Waltham, MA: UpToDate Inc. http://www.uptodate.com. Accessed December 13, 2019.
* Lexicomp Online, Lexi-Drugs Multinational Online, Hudson, Ohio: Wolters Kluwer Clinical Drug Information, Inc.; 2019. Accessed December 13, 2019.
本專欄為藥教資訊,供執業藥師共享專業詳盡之藥教資源,可作為病人書面指導單張使用。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藥師/美國愛荷華大學臨床藥學碩士)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