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墨旱蓮和紅旱蓮(1) ◎文╱黃治平 旱蓮草於歷代本草中即有墨旱蓮和紅旱蓮之分,墨旱蓮為菊科Compositae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之乾燥地上部分。本品入藥首載於《千金.月令》,原名金陵草。《新修本草》名鱧腸,云:生下濕地。苗似旋覆,一名蓮子草,所在坑渠間有之。《綱目》:鱧,烏魚也,其腸亦烏。此草柔莖,斷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蓮生于水,此生于岸,故曰旱蓮。而紅旱蓮為金絲桃科Guttiferae植物湖南連翹Hypericum ascyron L.之乾燥全草,藥材的莖和果實均呈紅棕色,有時做旱蓮草藥用,故稱紅旱蓮,因其名稱與墨旱蓮相近,時常被混淆使用;張永勳教授於「中藥材品質管制基準制定之研究(2-1)」一文討論中提及在96年購買旱蓮草之市售品中,發現20家檢品中僅有9家為正品之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其它11家皆為金絲桃科植物湖南連翹Hypericum ascyron L.,甚至於直接向店家以菊科植物鱧腸或墨旱蓮購買之16家藥材中仍有5家為紅旱蓮,其誤用、混用情形較為嚴重。本文以下將以中藥鑑定方法比較兩種藥材以及能否替代使用作討論。1、5 基原與原植物形態1、2 墨旱蓮 為菊科Compositae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之乾燥地上部分。一年生草本,高達 60cm。全株被白色短毛。莖直立或傾伏,綠色或紅褐色。葉對生, 長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全緣或有細鋸齒,兩面均被白色粗毛,莖葉折搓後漸呈藍黑色。頭狀花序,單生,總苞片5-6片;舌狀花白色,雌性;管狀花黃綠色,兩性。管狀花的瘦果三稜形,舌狀花的瘦果扁四稜形;表面有瘤狀突起、無冠毛。花期 7-9月,果期 9-10月。生於路邊、濕地、溝邊、田間。 紅旱蓮 為金絲桃科Guttiferae植物湖南連翹Hypericum ascyron L.之乾燥全草。多年生草本,高達1.3m。全株光滑無毛。莖四稜形,淡棕色。單葉對生;無葉柄;葉寬披針形,長5-10cm,寬1-3cm,先端鈍尖,基部抱莖,邊緣全綠,兩面密佈細小透明的腺點。花黃色,大型,直徑2.8-5cm;萼片5,卵圓形,具半透明腺點;花瓣 5,鐮狀倒卵形。蒴果圓錐形,長1.5-2cm,徑0.8-1cm。種子多數,長橢圓形,褐色。花期 6-7月,果期 8-9月。生於山坡林緣或草叢中,路旁向陽地也常見。 參考資料 1.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3.2203,7.6859。 2. 原色中藥原植物圖鑑。南天書局 1998:P.295,P.496。 3. 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2015, P.120-121。 4. 香港中藥材標準第四冊第十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 5. 中藥材品質管制基準制定之研究(2-1)。 中醫藥年報 2011 第29期第3冊 P.160。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中藥局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