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8

110 / 8. 30 ~ 9. 5

 

導正腫瘤微環境 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本刊訊】

 

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持續對國人生命健康構成莫大威脅,而近年因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癌症治療出現一道曙光。然而,癌細胞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使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最後導致癌細胞得以躲避免疫細胞的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實際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30%。是以,調控腫瘤的微環境將是成功治療癌症的關鍵。


根據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岳倫研究團隊的發現,粒線體內的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中活化發炎反應的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並抑制T細胞的免疫反應、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該研究於109年12月發表於美國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後續團隊以「血管正常化」為目標,研發VEGF121-VEGF165融合蛋白藥物,其藉由抑制細胞內外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訊息傳導,抑制腫瘤血管增生,這將使得腫瘤內絮亂無章的血管生長變得較為正常,更可促進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進入腫瘤當中。從動物實驗結果看來,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標靶藥物的抗藥性。團隊以此項「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研究團隊證實,在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會演化出逃避免疫細胞監控的能力。它可以活化發炎反應的訊息傳導,並促進腫瘤血管新生,並同時利用外泌體分泌系統與粒線體的DNA釋放,將干擾素訊息傳導路徑據為己用,進而躲避免疫系統的監控。接著,上述作用將誘導巨噬細胞極化、抑制T細胞活性,使得環境受到免疫抑制,變得適合癌細胞生長或轉移。透過動物實驗也證實,VEGF融合蛋白可抑制腫瘤中的血管新生、抑制癌細胞缺氧代償作用(HIF-1α路徑)、減少巨噬細胞極化為促進腫瘤生長的M2巨噬細胞,以及減少分泌VEGF-A、IL-6、TGF-β,改善腫瘤微環境中免疫抑制的狀況,增加免疫細胞的進入,使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效果更顯著。


此研究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其已經完成動物有效試驗,接著將進行進入臨床試驗前之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開發為癌症新藥時,可以提供癌症病人一個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研究論文全文:https://jitc.bmj.com/content/8/2/e00137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