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中記者劉宇琦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總計三百零五篇,其時約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之間,《詩經之植物素材概說》註一中提到,三百零五篇中計一百三十五篇提及植物。
〈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這些我們常掛在嘴邊的篇章之中就都有植物的蹤跡。比如其中蒹葭就是蘆葦,蘆根又稱葦莖,可以入藥,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之效。荇菜,又有別名莕、接余、菨余、鳧葵、水鏡草、莕絲菜、藕蔬菜、金蓮子、莕公須、水銅錢、馬腳草、馬腳蓮、水荷葉、水葵、蓮花菜、小萍蓬草等,可全草入藥。註二
〈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全詩共分為八章。詩中所描述的是基層農民或農奴的日常生活以及一年到頭農業生產勞苦的情況。僅僅此詩一首之中便出現二十種植物註三,數目之繁簡直讓人目不暇給。
據學者考證《詩經》裡描述的古植物名多數都可對應到現存物種,比如〈國風.周南.芣苢〉中的芣苢就是現今的車前草,〈國風.周南.卷耳〉中的卷耳則是現今的蒼耳註四。〈國風.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詩中諼草即是萱草,被引申為忘憂草,按李時珍《本草綱目》:「名為黃花菜。」《詩毛氏傳疏》:「今俗謂金針菜。」註五,坊間有學者針對詩經中的植物整理出版圖鑑,有興趣者可以按圖索驥摸索玩味。
註一:《詩經之植物素材概說》周明儀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講師
註二:https://kknews.cc/news/r5bj2bo.html
註三、註四:中國文學植物學 潘富俊 貓頭鷹
註五:詩經名物意象探析 李湘 萬卷樓p212
回首頁 |